催化裝置容易被腐蝕的原因分析
更新時間:2020-11-10 點擊次數:1334次
催化裝置被腐蝕的原因分析
通常認為催化裝置分餾塔低溫部位主要發生HCl+H2S+NH3+CO2+HCN+H2O型腐蝕,該腐蝕體系容易產生疏松垢層,易脫落在塔內堆積。
H2S主要來源于原料油中含硫化合物(如硫醚、環硫醚、噻吩等)的熱分解;NH3和HCN則來源于原料油中氮化物的熱分解,一般認為,約有15%(質量分數,下同)氮化物轉化成了NH3,1%~2%氮化物轉化成了HCN;HCl則主要來源于原料油中的無機鹽類和有機氯化物;而CO2則由干氣帶入。本工作中,換熱器殼程入口溫度約為130℃,而H2S、NH3、CO2和HCN等的沸點都非常低,且高溫時,它們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,因此,它們主要進入了塔頂冷凝冷卻系統。
測量結果表明,H2S、NH3、CO2和HCN等在頂循環系統冷凝水中的含量很低(溫度高100℃時HCN在水中溶解度為零),因此,頂循換熱器管束外表面的腐蝕不是由H2S+NH3+CO2+HCN+H2O腐蝕造成的。
換熱器殼程泄漏物主要成分為氯化銨,說明頂循換熱器管束外表面的腐蝕主要與氯化銨有關。